应届生考公有诸多优势,在此就不再赘述了,然而,“应届毕业生”真正的定义并不像大家所理解的那么狭隘,下列人员都可以报考限定“应届毕业生”的岗位:
①常规意义上的应届毕业生是指当一名学生进入其教育层次中的最后一学年的时候,这一年当中,该学生为应届毕业生。比如三年制研究生研三学生,四年制本科的大四在校生,三年制专科的大三在校生等。如2023年大四、研三的学生,2023年毕业属于应届毕业生。
②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具体根据各省情况来定)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但要注意的是,非统招的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 (自学考试、成人教育、 网络教育、 夜大、 电大等) 不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即使是毕业的当年,也不属于应届生。
所以“20XX年应届毕业生”与“应届毕业生”的区别就在于,20xx年应届毕业生: 是指持有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当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的应届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 (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 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 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 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应届毕业生报考相对于社会人员报考具有更多优势,但应届生身份也只能帮助你降低一部分考公的难度和门槛,真的要进入体制内,还需要一份完善的备考计划和备考资料。